四川大学校医院的医疗对象以在校职工和学生为主,真空采血管全校师生近60 000人,医院医护人员只有130余人,同时承担每年20 000人的新生体检和职工体检任务。过去,我们采用一次性空针采血,先连接针头和针筒,然后刺入静脉,利用往后拉动活塞时形成的负压使血液流入针筒,采血完毕,再将注射器内的血液转注到试管(盛血容器)中。由于人手少,工作量大,操作烦琐,工作效率低且污染机会高,转移过程中偶有意外发生,增加重新采样的机率。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污染, 2006年我院在新生体检时采用了真空采血技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入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2 000人,年龄17~35岁,其中男性1 200人,女性800人,男女比例为3∶2。
1·2 方法
采血工作人员由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10年的护师担任, 10位护师分为两组,/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479821&PostID=48161223组5位。一组用一次性空针(5 mL)静脉采血,一组用一次性真空采血(两头有针头,中间有一段透明胶管相连,长针头用穿刺静脉用,外有胶套。短的一侧针有封闭胶套,与采血试管相连)。两组工作人员每天一换。每组工作人员每天随机采血200名学生,男性120名,女性80名。对采血过程中多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表1显示,两组一次穿刺成功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59,p>0·05),尚不能认为一次性真空采血成功率**一次性空针采血。抽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10,p<0·05),可以认为一次性真空采血抽血时间 均数短于一次性空针采血。工作人员污染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8,p<0·05),可以认为一次性真空采血少于一次性空针采血。血量合格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75,p<0·05),可以认为一次性真空采血**一次性空针采血。
3 讨 论
真空采血技术的创造发明是建立在传统的采血方法基础之上的,它将针头、针筒和试管重新
设计组合巧妙地形成全封闭的真空采血系统。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①由采血针、穿刺针和软管组成的双向无菌针,一端通过皮肤穿刺入静脉,另一端连接真空管。由于计算机专为采血针特别设计而成,与注射针头不同,采血针尖斜面成15°角,表面润滑更锋利,进针更方便,一次静脉穿刺后,可以抽取单个或多个血样。②试管和管盖组成真空管。试管无菌,既是针筒又是盛血器,由于管内真空度不同可以抽取不同容积的血样,管内放入不同添加剂(抗凝剂和促凝剂)可以满足各种检验对血样的要求。真空管的管盖又称*管盖,由套在真空管外的特殊塑料罩和新设计的橡胶管塞组成。形成的双井形凹陷结构,可以防止手指与管塞*及尾端残留血液的接触,也减少了管塞拔出时血样外溅的可能。本次研究抽血人员均为从事护理工作5~10年的护师,有较丰富的临床抽血经验,采用真空和空针抽血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尚不能认为两者有差异。
真空采血省略抽拉针管和推血入试管等不必要的步骤,缩短了采血时间,利于大量采血。在真空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血液标本*处于全封闭状态下,同时真空采血管头盖密闭性好,
胶塞中有凹槽,这样就从根本上排除了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受到血液污染和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真空采血试管的内负压可依据采血的目的设置不同的负压,如血沉设置1·8 mL,生化设置5 mL负压等,避免了采血者多抽或少抽血,影响检验效果。并且真空采血管密闭性好,较以前的普通塑料管更结实**,从而在采血、转移、分离、检测等过程中,可防止意外破损,避免医院再次采血增加患者的痛苦和额外支出。真空采集器采集血液标本具有自动定量,***、*方便等特点。
真空采血技术是当今较先进的采血技术,操作简便,***,既有利于病人又有利于提高检验质量,备受医护人员的欢迎和推崇。根据临床实践证明,采用真空采血,在抽血时间、工作人员污染机率、血量合格人数上优于一次性空针采血,并且患者疼痛小,易固定,对血管选择余地大,*无污染,操作简便快捷,病人易接受,临床易推广。
huabokj01.cn.b2b168.com/m/